雪橇世界杯德国站,本土选手豪取双冠,中国队创历史最佳战绩
在刚刚结束的竞技宝官方网站国际雪橇世界杯德国站比赛中,东道主德国队展现了强大的统治力,包揽男子单人、女子单人两项冠军,中国雪橇队表现亮眼,男子组合刷新历史最好成绩,跻身决赛轮,为2026年米兰冬奥会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德国队延续传统强势
作为雪橇运动的传统强国,德国队在阿尔滕贝格赛道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,男子单人项目中,卫冕冠军约翰内斯·路德维希以1分48秒326的总成绩夺冠,领先第二名奥地利选手沃尔夫冈·金德尔0.3秒,路德维希在赛后表示:“这条赛道对技术要求极高,我很高兴能在家乡观众面前完成完美滑行。”
女子单人项目同样上演“德国内战”,世界排名第一的安娜·贝雷特尔以0.1秒的微弱优势战胜队友尤利娅·陶比茨,摘得金牌,贝雷特尔赛后坦言:“最后一弯的提速是关键,我和尤利娅的竞争让比赛更精彩。”
中国队突破历史
本站比赛的最大惊喜来自中国雪橇队,男子双人组合范铎耀/黄叶波以1分49秒215的成绩排名第七,刷新了中国队在世界杯分站赛的最佳战绩,两人在第二轮滑行中表现尤为出色,赛道通过速度较首轮提升0.8秒,最终以0.05秒的差距遗憾错过领奖台。
“我们研究了德国选手的路线选择,尤其在弯道控制上做了针对性调整,”范铎耀赛后表示,教练组透露,团队近期加强了低温环境下的起跑训练,本站成绩证明训练方向正确,女子选手王沛宣在单人项目中排名第12,创下个人世界杯最佳名次。
赛道与技术的博弈
阿尔滕贝格赛道以高速连续弯道著称,被选手称为“冰上过山车”,本站比赛期间,赛道温度低至零下15摄氏度,冰面硬度增加,对雪橇刃的抓地力提出更高要求,多位选手在训练中因失控撞墙,但正式比赛中未出现严重事故,国际雪橇联合会技术代表马克·舒尔特指出:“运动员的装备调校和路线选择比以往更精细,这是安全完赛的关键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意大利队在本站试验了新型雪橇底盘材料,尽管未能站上领奖台,但选手罗科·菲施纳勒认为:“新材质在直线段有明显提速效果,未来几站会继续优化。”
冬奥资格争夺白热化
随着本赛季世界杯赛程过半,各队对2026年冬奥会资格的争夺进入关键阶段,目前德国、奥地利、俄罗斯分列积分榜前三,中国队暂居第15位,需在剩余三站比赛中保持前20名才能锁定团体赛名额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颖川表示:“我们会继续强化体能和弯道技术,争取在北美赛季实现突破。”
观众热情点燃赛场
尽管天气严寒,阿尔滕贝格站仍吸引了超过1.2万名观众到场,赛事组委会在赛道旁设置了互动体验区,观众可试坐模拟雪橇装置,德国滑雪协会主席弗兰茨·施泰因勒称:“这种沉浸式推广让更多人爱上雪橇运动。”
下一站雪橇世界杯将于两周后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,该赛道是1980年冬奥会举办地,以陡峭的下坡路段闻名,届时,各国选手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。